济南市千佛山兴国禅寺,(登记证号71370102MCU531854H)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公园内,为齐鲁著名古寺,位于济南市南, 整座寺庙迤逦山腰,古朴庄严。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济南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寺院主要教职弘庵法师,常住僧众25人。
兴国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被称为千佛山首刹。宋代时,又加扩建。明成化四年(1468年)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及僧寮、库房等全部予以重修,殿内塑释迦牟尼、地藏王菩萨、四大天王等像。清朝嘉庆至咸丰年间(1796一1860年)又加以修葺,增建观音殿等建筑。现存寺院主要是明清时期格局和规模。
近几年,兴国禅寺僧团,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做出积极的努力,让佛教与社会有机结合。寺院一直致力于进一步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工作的提升与深化。寺院从爱国爱教、知法守法、团结稳定、从严治教、规范管理、服务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制定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实际,学习研讨、内外宣讲,在提高自身佛教素养与文化水平的同时,通过开展各类法会、讲经说法、慈善等活动,弘扬佛教优秀文化,推进佛教思想建设及自身建设,树立正信、端正道风,将和谐宗教活动场所创建活动深入有序的开展至今。
寺院推进佛教中国化方向 开展实践活动,深化“四进”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雅集、书画笔会、摄影展览,成立梵呗音乐合唱团,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立佛教中国化研究中心,先后开设“济南佛教文化史考”“佛教绘画建筑之美”“发现传统文化之美”等系列研究课题,出版形成《生漆夹纻佛造像艺术》《济南佛教诗文楹联辑注》等一批佛教中国化研究成果。加强佛教中国化人才培养,促进健康传承,坚持选拔青年教职人员参加社会学历、宗教学历学习,全寺教职人员具有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13人,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80%。
兴国禅寺现为济南佛教文化中心。常住僧团时时秉承佛祖闵恩众生的教诲,勇担宗教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慈悲济世,广行善道,爱国爱教,以促进安乐祥和的社会发展、缔造洁净和谐的人间净土为目标。在兴国禅寺方丈弘庵大和尚的带领下,全寺僧团、义工、信众行慈善之举,怀济世之心,促发展之力,关怀自闭症儿童,走访孤寡老人,慰问农村贫困群众,捐助残疾人士再就业,捐资助学关心教育,身体力行地将佛法的光芒传递,衲履足迹,爱洒人间。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旨,打造宗教界优秀公益慈善品牌。发起成立兴国慈善功德会、觉弘公益基金会(原始基金1000万元),依法依规开展慈善活动。先后开展创立“慈心点亮小桔灯”“温暖泉城”“兴国奖学金”等全省知名公益品牌,常年持续开展慈善活动,15年慈善活动以来累计受益人次6000多人,已累计捐款捐物1000余万元。
寺院始终注重僧才的培养和教育,先后在山东大学对13名僧人培养和就学并毕业,2名就读中国佛学院并毕业,3名分别在杭州佛学院和深圳本焕学院就读,1人就读浙江佛学院研究生。兴国禅寺及弘庵法师被授予全国创建首届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和首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也被授予升级和谐宗教活动场所,2020年兴国禅寺获评全省首批宗教普法宣传教育基地。弘庵法师现为省政协委员和省青联副主席,先后被评为2015年省政协“政协委员履职为民故事展”、2017年“全民阅读·委员立行读书故事展”优秀政协委员和省青联优秀委员,同时在2022年在第二轮《山东省志·少数民族志·宗教志》编纂工作中被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评为优秀个人,2021年被济南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统一战线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