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可见整修痕迹 龙门百年饱经沧桑

关野贞拍的照片中,古阳洞主尊化身成了太上老君。

 

关野贞拍的照片中,古阳洞主尊化身成了太上老君。

 

关野贞拍的照片中,潜溪寺主尊的手指曾被修补;如今,除小指外,其余四指都已不在。

 

关野贞拍的照片中,潜溪寺主尊的手指曾被修补;如今,除小指外,其余四指都已不在。

 

关野贞拍的照片中,潜溪寺主尊的手指曾被修补;如今,除小指外,其余四指都已不在。

1999年,经时任龙门石窟研究所所长的刘景龙等专家再次考证,龙门石窟的开凿年代始于北魏太和二年(公元478年),而不是先前定论的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这就是说,龙门石窟开凿迄今已经1533年了!

千百年来,龙门石窟遭遇过无数次自然和人为破坏;同时,人们对它的保护与维修工作也从未停止。在日本友人关野贞先生拍摄的老照片中,可见百年前人们对龙门石窟的修补痕迹——尽管在今天看来,这些修补有些拙劣,有的甚至很荒唐,但那毕竟是保护古迹的善举。

古阳洞主尊 无奈“由佛入道”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三教合一”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是一种彰显和谐精神的文化现象。洛阳素来被称为“三教祖庭”,“三教合一”的历史遗迹比比皆是。

然而,当我们在关野贞先生拍摄的照片中,看到一尊佛像身披道袍时,还是禁不住吃了一惊。只见这尊佛头顶被加上了道家的发髻,面部施以白粉,眉眼和口唇被重新勾画,身上“穿”着一件道家的法衣。

据内行人介绍,这佛像实际上是“由佛入道”,由释迦牟尼尊者化身为太上老君了!

“老君像”的道袍下摆上有很多当年涂画的字迹,其中多见“方外纯义”四字。“方外”是道家名词,旧时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但它又出自儒家经典《周易•系辞》的“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意思是以敬心矫正内在的思想,以义德规范外在的行为——三教合一,确乎如此!

经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人员焦建辉辨别,这尊佛像是古阳洞中的主尊释迦牟尼佛,但他何以被改成老君像,已无从考证。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开凿年代最早的洞窟,龙门石窟的开凿年代新发现,也正产生于这里。要说“佛道不分”这种现象,在龙门并不算首例。在洛阳下清宫有座著名的道士塔,塔的主人是明代全真弟子、下清宫中三官庙的住持张清林。塔铭上有文字证明,张清林自幼出家为僧,在“伊阙莲花洞”当过住持,并在莲花洞“化金箔,饰佛像”。这说明,龙门石窟莲花洞在明代是一座寺庙,而且佛像被人用金箔塑过金身,完全不是今天的模样。

整修痕迹处处可见

在诸多洞窟中,宾阳洞在20世纪30年代是被盗凿最严重的洞窟之一。然而,关野贞1918年到龙门时,宾阳洞还受着较为有效的保护,其中宾阳洞有驻军就是明证之一。

仔细观察,老照片上的宾阳洞处处有修补和保护的痕迹。宾阳中洞内,力士上方有将壁面小龛打破后搭建的木构屋檐。不过,为了还原石窟的本来面目,这些建筑已于20世纪60年代被拆除。

宾阳北洞中,主尊头顶,当年被人用白灰修补了肉髻,额头也被人用白灰修补。

宾阳北洞窟门外南侧洛州乡城老人龛中,右弟子像的头部当时就已经残破,被人用毛笔修补出了五官。如今,这座佛龛中主尊和右弟子的头部已不知去向,当初修补的痕迹也被清除了。

值得一提的是交脚弥勒像龛。它位于魏字洞北侧,正好坐落在主游览道路的旁边。主尊弥勒菩萨交脚而坐,正是北朝弥勒净宗信仰的经典代表造像样式。

看老照片,龛中的三座像都以白灰覆盖,居中的主尊眉清目秀,笑容可掬,呈现出一副媚态。虽然弥勒菩萨到了后世,逐渐演变为“大肚能容,开口便笑”的戏剧形象,但在北魏和唐、宋,龙门石窟所有的造像中都不会有这种相貌的神佛。据焦建辉考证,这其实是后来人修补的头像,原来的佛头百年前就已经残损了。不仅是主尊,左侧菩萨像头部也是后来修补的,右侧菩萨像修补得眉眼都不清楚。

潜溪寺又名斋祓堂,是龙门西山北端的第一个大洞。洞窟于唐高宗年间(650年—683年)凿造,相传曾是宰相李藩的别墅,因开凿时有溪流流出而得名。如今,这里依旧保存着清代原建木结构窟檐,在龙门各洞窟中十分罕见。窟内造一佛二弟子,本尊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姿态静穆自若,右手举起,五指前伸,掌向外。

仔细观察老照片,可见主尊右手除小指外,其余四指都经过修补。如今,这些修补的痕迹已经没有了,佛手只有几根断指。

魏字洞位于西山中部,邻近河滨路面,与其北侧的交脚弥勒像龛、南侧的唐字洞一样,都是北魏时期开凿的,因其窟内有多处北魏孝明帝正光、孝昌(520年—527年)年间的造像题记而得名。窟内主佛为释迦牟尼,通高3.5米,头顶有磨光的高肉髻,面相清秀圆润,和蔼慈祥。

从老照片上看,右弟子头部那时就已残毁。当时的人们用白灰修补,勉强刻画出弟子的面部形象,显得不伦不类,十分粗糙。

破坏与整修并存的龙门百年

如前文所说,龙门石窟从建成之日起,就伴随着破坏与保护并存的坎坷命运。

在开凿之初,龙门石窟经历了“三武一宗之厄”。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合称“三武”,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事件则合称“三武一宗之厄”。历次灭佛运动曾给龙门石窟带来很大的破坏,好在一些重要的石窟得以幸存。

20世纪初叶,西方考古学者出版图书,对龙门石刻造像的精美大加赞扬。此类图书向世界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引发了国内外不法奸商对龙门石刻的觊觎和大肆盗窃。据专家考证,1907年—1918年是龙门石窟被大规模破坏、盗凿的开始阶段;1918年—1935年,是龙门石窟有史以来遭劫难最为严重的时期。

与此同时,龙门石窟也一直被敬仰它的人们保护着。

唐宋时,人们就对龙门石窟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即便到了近代,虽然石窟遭受了大规模的破坏,但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依旧执著地守护着这座艺术宝库。


兴国禅寺地址:济南市经十一路18号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内
客堂电话:0531—88684526 邮编:250014
崇明寺 地址 :济南市历下区县学街11号
客堂电话:0531—67888863 邮编:250011
Copyright 2016-2020 兴国禅寺 版权所有 鲁ICP备17039254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鲁(2022)0000065